1、初级匝数少,次级匝数多。
电力系统中使用的电流互感器,其一次绕组通常是一次设备的进出线,只有1或2匝;次级匝数很多。例如,变比为1250/1的电流互感器在匝时有1匝,在第二匝时有 1250匝。
2、铁芯内的工作磁密度很低,系统故障时磁密度大。
正常工作时,电流互感器铁芯内的工作磁密度很低,其初级和次级安匝是平衡的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,由于故障电流大,二次电压高,励磁电流增大,铁芯内的磁密度急剧上升,甚至使铁芯饱和。
3、高内阻,电流源。
正常情况下,铁芯内的磁密度很低,励磁阻抗很大,次级匝数也很大。从二次侧看,它的阻抗很大。与电流互感器的内阻相比,负载阻抗可以忽略不计。因此,负载阻抗的变化对次级电流影响不大,可以称为电流源。
4、二次负载的需要量小(相对于电压互感器)。
如果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响应大,其工作时二次电压很高,励磁电流必然增大,从而增大电流转换的误差。特别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,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可能达到额定电流的几十倍,造成铁芯饱和,电流转换误差大,不能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,甚至造成保护故障。
5、二次电路不得开路。
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电路不得开路。如果在运行过程中次级电路开路,次级电流消失,去磁效应也消失。铁芯中的磁密度非常高;并且由于次级匝数极大,次级电压会很高,有时高达数千伏,危及次级设备和人身保障。